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好看风景 > 正文
    购物车
    0

    武威大云寺古钟楼

    信息发布者:tingting
    2017-01-01 22:52:06   转载

    在武威市凉州区和平街钟楼巷18号大云寺内,矗立着一座年代久远、古色古香的二层木质古楼阁。远远望去,古楼挺拔巍峨,廊楹彩绘,高高耸立,雄伟壮观,南向的匾额上清晰地看到飘逸隽秀、醒目大气的三个大字“古钟楼”。这,就是武威著名的大云寺古钟楼。   古钟楼建在9米高的砖包台基上,基底约125平方米。台基上矗立着一座檐牙高翘,雕梁画栋的木质楼阁。楼为二层,四周绕廊,重檐山顶,五踩斗拱,下饰风铃。共有28根红色立柱支撑,其中一层有12根,二层有16根。上下层共挂有八块匾额,上层有“声震蒲牢” ( 题于乾隆十一年)、“秀挹天山” (题于民国七年)、“古钟楼”(题于民国二十年)、“金奏高宣”(题于民国二十一年)四块;下层有“大棒喝” (题于乾隆九年)、“慈海鲸音” ( 题于乾隆九年)、“声震陇右” ( 题于一九八三年)、“玉塞清声” (题于一九八四年)四块。八块匾额字体不一,各有特色,每向两块,望之气势不凡,为古钟楼增加了不少韵味。   钟鼓楼雄伟壮丽,是人们观赏甘州现代化街景,五彩缤纷不夜城的最佳观赏点,也是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理想场所。游客置身于此,即可猎奇览胜,寻古探幽,又可品茶观景,清风随意。让人赏心悦目,陶然欲醉,乐而忘返。   古钟楼简介   武威大云寺古钟楼,因其巍峨壮观、古朴典雅、历史悠久而被称为“凉州八景”之一。因大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衡、疏冥味”,故此大云寺铜钟名称说法不一,有的称之为“大云晓钟”,如《清维修大云寺古钟楼碑记》说:“凉镇八景,大云晓钟其一也。”《明敕赐清应禅寺碑记》也说“增补“钟鼓楼各一,主司晨昏。”即钟楼司晨,鼓楼司昏,正所谓“晨钟暮鼓”,钟声悠悠,唤醒梦中人,迎接旭日朝霞;但也有人称之为“大云晚钟”,夕阳晚霞之中,大云钟更显得苍劲古肃。如雍正、乾隆年间的武威学者张玿美,就以《大云晚钟》为题,写过一首诗:“梵天幽静暮烟深,声教常闻震远音。花雨一天云外落,松风满院月中吟。南园归雁惊寻侣,北渚眠鸥稳称心。吼罢蒲牢僧入定,更无响度绿萝荫。”但不管是“大云晓钟”还是“大云晚钟”,大云钟都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人。     每逢农历传统节日,如正月十六、五月端午,当地都有登台击钟的习俗。武威籍人段永恩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举,那年端阳节就与友人同登大云寺古钟楼,感悟抒怀,并写下了《辛丑端阳偕友人登大云寺钟楼》一诗:“百尺危楼巨刹东,高歌倚剑啸长空。三峰塔势耸天表,午夜钟声出梵宫。雪积山南终古白,沙流漠北夕阳红。与君把酒酬佳节,到此谁为一世雄。”在武威人民的心目中,大云钟已为神物,在农历佳节登上钟楼,敲击大钟,钟声轰鸣,响彻云霄,以此来祈求风调雨顺,保佑全家平安。   大云寺历经沧桑,但钟声却千年不断。地震后的古钟楼在大云寺的遗址旁孤独地屹立了50多年,直到1980年,武威文物部门从别处搬迁来建于明代正德元年的火庙大殿和原山西会馆的清代建筑春秋阁,与古钟楼组成了今日大云寺的规模,后又对古钟楼进行了维修、翻新。1993年3月,大云寺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武威市根据日本友人的建议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拟在现大云寺的基础上,修复古大云寺的原貌,恢复建设古建筑群。现工程正在进行之中,相信不远的将来,一座规模宏大、焕然一新的大云寺将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而古钟楼的钟声将更加雄浑洪亮、催人奋进。    武威古钟楼为大云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云寺历史悠久,是闻名遐迩的佛教古刹,据《魏书·释老志》记载:“有王阿育,以神力分佛舍利,于诸鬼神,造八万四千塔,布于世界,皆同日而就。今洛阳、彭城、姑臧、临淄皆有阿育王寺,盖成其遗迹焉。”阿育王(约前304年-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可见武威大云寺年代久远,其前身为阿育王寺。    古钟楼最有名的当属悬挂在二楼正中的一口大铜钟。乾隆二十五年(1761)《重修大云寺碑记》称此钟“若铜、若铁、若石、若金,兼铸其中,真神物也。如响震之,则远闻数千里,发人深省,为郡脉之一大助也。”钟体由合金铸成,呈黄色,鼓腹,铸六耳,钟钮铸蒲牢像,钟口已多剥蚀。铜钟通高2.26米,口径1.15米,厚12厘米,重约5吨。钟体上饰有图案,计3层18格,图案线条丰满流畅,生动传神。《范振绪书牍》描绘的比较详细:“承嘱审定大云寺铜钟……钟之花纹六面,面分上中下三格。其三面中格,均坐一披甲人,著靴,胯下各跪伏一人,两旁各侍二人,皆赤足、肉袒。披甲人,一持弓引满,一执短叉,一高举一椭圆形物。此三面上下二格,中间均有六爪花纹,爪尖折转,由花纹中伸出斜线,直达四角;又上面上格飞仙;下格云龙,姿势活泼可观;中格与前三面上下格同。又一面上格飞仙,下格武士持戈两旁,挺立左右,臂际有带如蛇,自上而下旋其尾,交穿于脑后。中格花纹与前二面同,每面每格下均有小格,有兽二,左独角张口,脊有鬐,虎爪蛇尾;右顶有长鬣张口,虎爪蛇尾。”其余下格图案已磨损不全,“漫漶不清”。   大云寺铜钟体积较大,形状古朴精美,声音雄浑洪亮,是罕见的古代铸造艺术珍品。因钟体上没有铭文,故大钟铸造年代不详,晚清武威著名学者张澍(1776-1847年)在《养素堂诗集》自注中说:“大云寺钟,故老相传,张轨(255-314年)居凉,日大水漂钟至境上,轨筑台悬之。”此乃民间相传,“实据莫考。”有人认为是五代时期所铸,如《陇右金石录》中就说:“此钟时代传闻各异,其形状甚古朴。所传闻以五代为最近。”但从钟体造型和所饰图案分析,大多专家认同为唐代铸造。     铜钟周边有四根红色撑钟立柱,上有两幅对联,其一为:若铜若铁若金若石,警世警迷警梦警心;其二为:千余年佛土庄严大云寺,八百杵人心觉悟海潮音。置身于古钟楼之上,细细品味这两幅对联,心中难免若有所悟。     本文为村网通作者发布,不代表村网通立场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