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中国贫困标准

    信息发布者:tingting
    2017-01-01 10:08:37   转载

    中国贫困标准 编辑词条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其他 中国目前的贫困线是2011年确定的,农村(人均纯收入)贫困标准为2300元,这比2010的1274元贫困标准提高了80%。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民币/年),中国还有8200万的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3%,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经过此次大幅上调,中国国家扶贫标准线与世界银行的名义国际贫困标准线的距离为史上最近。国际贫困标准1.25美元。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时    间    对    象  国    家  目录 1简介 2偏低 3影响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11月2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宣布,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该标准比现行1274元提高了80%,专家估计,按照这一新标准,至少有上亿低收入人口将享受到国家的扶贫优惠政策,有助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中国政府大幅度上调贫困线标准也受到了海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新标准被视为"与国际接轨",更接近世界银行制定的每天人均1.25美元贫困线。而数字上的变化还只是第一步,外界更希望看到的是,飞速发展的中国如何帮助1亿多贫困人口摆脱"1美元人生。  折叠编辑本段偏低  不过,将中国新贫困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比较,一些国外媒体认为中国的贫困线依然低于国际标准。《华尔街日报》称,新的贫困线使中国官方估计的贫困人口数量接近其他机构提出的数字。但如果按照联合国设定的贫困线,贫困人口将更多。世界银行2009年一份报告发现,如果使用联合国现行的贫困标准,即每天生活费在1.25美元或以下,那么在2005年,中国人口中约有19%,即2.54亿人可被认为生活在极度贫困中。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也指出,年收入2300元人民币的中国扶贫标准换算后约等于每天1美元,还是低于世界银行的日收入1.25美元的国际标准。  但英国《经济学家》网站的一篇文章则给出了另一套换算方式,其分析指出,虽然每年2300元人民币直接通过汇率换算相当于每天约1美元。不过世界银行的贫困线并不是以汇率为基准的,而是基于购买力平价,即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也就是说,世界银行的贫困线基准是2005年一个美国人一天花1.25美元的水平,如果你的购买力比这个标准还低,就属于贫困人口。因此这样算来,中国新的贫困标准按照2010年价格为日均6.3元人民币,计算通货膨胀系数之后,相当于2005年的5.46元。  根据世界银行当年的购买力平价系数,2005年中国的5.46元人民币相当于美国的1.33美元。因此这样算来,中国的新贫困线标准要高于世界银行的标准。此外,中国的购买力平价系数是基于中国11座城市,而中国城市的物价远远高于农村,因此这两者的差距也要考虑在内。英国《经济学家》网站称,考虑到这个因素,中国的新贫困线标准应该相当于每天1.83美元,显然这高于世界银行的数字--当然,每天1.83美元的生活依然充满艰辛。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贫困与发展金融研究室主任吴国宝更倾向于英国《经济学家》的换算,"按照2005年的购买力标准,2300元人民币约相当于1.8美元的国际标准。如果考虑最新的汇率,大概是1.6美元,高于目前的国际标准。"  而且吴国宝认为,贫困线标准上调的不止是数字,更是扶贫政策的大方向,"原来我国贫困线的标准仅仅是满足低水平生存的标准,上调到2300元以后,也将部分发展需求纳入考虑范围之内的。按照现在的物价标准,原来的1274元勉强仅够低水平的生存,新标准则也考虑了教育、医疗、住房、社会活动等方面的需求。"  折叠编辑本段影响  1978年,中国尚有2.5亿的贫困人口,经过多年的努力,到2010年底,按1274元的扶贫标准计算,全国贫困人口下降到2688万人,并且率先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  2011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一新标准的出台,使得全国贫困人口数量和覆盖面由2010年的2688万人扩大到了1.28亿人。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表明中国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中国的减贫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如果按照用国际购买力评价方法来计算,新的扶贫标准相当于人均一天1.8美元,超过了世界银行2008年制定的国际贫困新标准人均一天1.25美元,这表明中国政府将对贫困地区以及贫困人口更大的支持。  改革开放33年来,中国政府多次上调国家扶贫标准,最近更是连续3年上调。2009年,中国国家扶贫标准从2008年的1067元上调至1196元,2010年随CPI上涨而再上调至1274元。  中国国家扶贫标准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内涵。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国家贫困标准线相当于"吃饭线",是以卡路里计算得到。而目前中国国家扶贫标准已经发展到了多维度,不仅保障贫困人口的吃饭问题,还要使贫困人口获得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的公共服务。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力指出,中国国家扶贫标准上调反映了其与国家发展程度、国民收入、社会消费水平、生活成本等各方面指标变化相适应,中国政府努力让更多低收入人口更大程度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七年前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前正在执行的"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至2015年),更是将科学发展作为主题,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表示,适度提高贫困标准是缩小贫富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的一个重要步骤。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升世界第二,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但居民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不高,此次大幅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对于推动改善民生意义十分重大。  2008年以前中国政府设定两个扶贫标准,即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1986年的绝对贫困标准为206元,2007年为785元;2000年的低收入标准为865元,2007年底为1067元。2008年,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合一,统一使用1067元作为国家扶贫标准。  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使全国的贫困人口减少了约2.5亿。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在各自的研究报告中均承认,30年来,全人类取得的减贫事业成就中,三分之二应归功于中国。  以2010年的国家扶贫标准测算,中国当年的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2.8%,提前五年实现贫困人口减半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而在联合国86个自定标准的国家贫困发生率平均达37.4%。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此次中国大幅上调国家扶贫标准表明,中国政府是极其务实的,它不畏困难和挑战,不追求数字上的减贫成绩,而是更加重视扶贫减贫质量的动态提升。  中央29日召开的会议全面部署了未来十年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根据会议的部署要求,中国各地还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灵活设定高于国家扶贫标准的本地扶贫标准。这充分考虑了中国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和不平衡性。  "相信中国各级政府今后将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包括促进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努力缩小发展差距,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这对中国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大有帮助。"庄健说。  实际上,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国家扶贫标准已经超过了世行的国际贫困标准。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说:"另外,中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而农民拥有的土地等一些财产并没有纳入扶贫标准,如果纳入,中国国家扶贫标准更超世行的国际贫困标准。"  中国贫困人口数量和覆盖面随着国家扶贫标准的上调而扩大了4.7倍,超过了除俄罗斯以外的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人口数量,这也意味着,中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均水平偏低,国家内部发展不平衡,离富裕国家的标准仍然甚远。  "这表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属性依然没有改变,它所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应该继续与其国家发展现状相匹配。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不应该向中国提出诸多苛刻要求。"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所所长季正矩说。  近些年,中国主动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了大量力所能及的发展援助,包括援建基础设施、免除到期债务和进口关税等。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